6歲云南傈僳族男孩小胡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和先天性唇腭裂。他的心臟有一個8毫米大小的未閉合“通道”,如不進行及時封堵將危及生命。10月16日上午,溫醫(yī)大附二院、育英兒童醫(yī)院兒童心血管科主任吳蓉洲團隊,為小胡實施心臟介入治療,在他的心臟上撐起一把“生命之傘”,將于近日出院。“童心筑夢”工程慈善基金資助了小胡的治療費用。
手術當天上午7時20分,吳蓉洲便到病區(qū)再次審核小胡的每項術前檢查,確保一切無誤。8時10分許,該科醫(yī)生張松躍、何躍娥及“童心筑夢”工程志愿者,將小胡推入心導管室,麻醉醫(yī)師姬斌早已等候在此。經過認真仔細的麻醉前評估,8時30分小胡心臟手術正式開始。心超主任吳道珠及夏天和醫(yī)生,再次為患兒進行心臟超聲檢查,確定通道的大小,排查其他心臟畸形。主刀醫(yī)生吳蓉洲及助手張松躍穿好厚重的鉛衣隔離服進入手術室,其余醫(yī)務人員在鉛玻璃外觀察監(jiān)護儀并隨時待命。
吳蓉洲、張松躍從小胡的右腿根部穿刺股動靜脈并置長導絲,運用顯影劑在降主動脈處造影顯示患兒存在8毫米粗的動脈導管,然后置入右心導管對患兒的右心房、右心室、肺動脈等進行常規(guī)壓力測定。測定結果顯示患兒存在重度肺動脈高壓,與術前心超評估相符。經過嚴密的心導管檢查術后,開始建立軌道,導管在他們的手中猶如繡花針般靈活穿梭。9時30分,終于請出這把“生命之傘”,一個由鎳鈦合金編織成網的蘑菇狀結構的封堵器。他們把“蘑菇傘”從鞘管送入小胡心臟未閉合的導管位置,撐開傘面,5分鐘后缺口封堵成功,造影顯示封堵器周圍沒有殘余分流。經過45分鐘觀察,患兒心功能逐漸好轉穩(wěn)定,預示著小胡的心臟已經適應了新的變化。10時30分,手術順利結束,小胡被推出手術室,等候在外的家屬熱淚盈眶,連聲道謝。
吳蓉洲說,小胡的手術很成功,封堵后肺動脈壓力也由原來的重度肺高壓降為輕度。經過幾天觀察,患兒有望下周出院。出院一個月左右,就可以做唇腭裂手術了。
今年6月,陳忠慈善工作室記者接到平陽縣世愛義工社負責人陳慶敏求助,小胡患上嚴重的唇腭裂需要大家?guī)椭陔S后的檢查中發(fā)現小胡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需先做心臟手術,再做唇腭裂手術。10月11日,小胡來到溫州治病。
今年6月17日,溫醫(yī)大附二院、育英兒童醫(yī)院和溫州都市報成立“童心筑夢”工程慈善基金,溫州太平慈善功德會捐贈100萬元,幫助家庭困難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獲得健康。小胡是“童心筑夢”工程啟動后繼藏族女孩嘎瑪央宗、藏族男孩堅參以來幫助的第三名少數民族患者。
原文鏈接:http://newspaper.wzrb.com.cn/newspaper?mediaKey=wzdsb&publishTime=2021-10-21&classify=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