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州網(wǎng)訊 前兩天,,2歲不到的小奇(化名)被開水燙傷,爸媽給他“消毒”,,竟往孩子傷口上撒了一大把鹽,。昨天,,溫醫(yī)大附二院醫(yī)生說,孩子本身被燙得不是很重,,但一把鹽下去卻大大加重了病情,。“家長這種‘病急亂投醫(yī)’的做法,,看似好心實際增加了燙傷面的感染概率,。”
??小奇是周二晚被送到溫醫(yī)大附二院燒傷科就診的,。當時,,醫(yī)生發(fā)現(xiàn)他的前胸部、右側(cè)肢體都有燙傷的痕跡——皮膚發(fā)紅,,起了不少水皰,。讓醫(yī)生吃驚的是,孩子被燙傷的部位還有不少白色顆粒,。一問得知,,這些顆粒是家里的食鹽,是小奇的父母用來給孩子消毒用的,說是防止感染,。父母說,,一把鹽撒下去,小奇哭聲更大了,,一直叫著痛,。
??溫醫(yī)大附二院燒傷科主任張文振說,家長有時候就是這樣“病急亂投醫(yī)”,。在燙傷送醫(yī)的孩子身上,,醫(yī)生見識過家長用來消毒的各種各樣的東西:食鹽、醬油,、糖,、酒、牙膏,、紫藥水,、紅藥水……
??張文振說,不少家長認為燙傷后用鹽能起到緩解水腫和消毒的作用,。實際上,,食鹽不能緩解傷情,反而會增加疼痛感,。在臨床中,,張文振和同事經(jīng)常碰到因撒鹽而讓孩子身上留下比較大的疤痕的病例?!叭魻C傷面積太大,,撒鹽還會在局部形成高滲環(huán)境,導致傷口周圍組織細胞嚴重脫水,、壞死,。如果鹽不干凈,還會引起感染,?!?
??同時,鹽分被血吸收還容易引起高鈉血癥等,。醫(yī)生說,,孩子被燙傷后,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相信“土法子”,,應該及時送醫(yī),。
??如果發(fā)生燙傷,最好的應急物品就是冷水,。
??張文振說,,在不少人看來,燙傷是一瞬間的事。然而,,雖然在被燙傷后離開了高溫物品,,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下來了,,但是皮膚深處還處于持續(xù)高溫灼傷狀態(tài),。“這個時候降溫就非常重要——用流動的冷水,,持續(xù)沖燙傷處三四十分鐘,,就可以有效降溫,皮膚被燙傷的程度也會大幅度減輕,。疼痛緩解之后,,再及時送醫(yī)?!?
??兒童燙傷面積在10%以上,,成人在20%以上,就屬大面積燙傷,,需立即送醫(yī)治療,,以免發(fā)生休克等生命危險。
??如何判斷燙傷面積的大???張文振教了個估算方法:用患者的手掌丈量,10個手掌就是10%,,20個手掌就是20%,。
??“如果有衣服不容易脫下來,可以一邊用冷水沖洗,,一邊用剪刀小心剪開,,千萬不能硬扯。如果燙傷創(chuàng)面上出現(xiàn)了水皰,,千萬不要自己把它弄破,,以免造成感染?!?
來源:溫州都市報
鏈接:http://news.66wz.com/system/2019/06/07/105171227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