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,葉女士看著剛出生才幾天的兒子,,心中充滿著喜悅,因為馬上就要出院了,。而在這之前,她剛剛經歷了一場“生死戰(zhàn)”,。
患有心臟病懷孕
31周心臟開始受不了
葉女士,,今年40周歲,麗水人,,已經育有兩個女兒,。7月28日,她在溫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二醫(yī)院(以下簡稱溫醫(yī)大二院)產下了她的第三個孩子,,是個男嬰,,重約3斤。但是這一次生產與前兩次不同,,只懷孕31周左右的她就要進行剖宮產,,手術很兇險,但很成功,,最為幸運的是,,母子都平安,。
說起這次剖宮產手術的兇險,,還得從她的先天性心臟病說起。2002年,,她生下第二個女兒后,,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心臟的左心室有缺損,,被稱為室缺,。她說,平時都不能爬高,,樓梯爬到3層就氣喘得不行,,就連嘴唇、手指都發(fā)黑,,時常還伴有胸悶,。限于經濟條件,葉女士一直沒有接受治療,,延誤了病情,。
去年,葉女士再次懷孕,,氣促,、胸悶等癥狀明顯加重。那時,她去了當?shù)蒯t(yī)院做產檢,,醫(yī)生告訴她,,她的心臟病挺嚴重的,建議她停止妊娠,。但葉女士還是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,。當懷孕6個月時,她去產檢,,醫(yī)生告訴她情況非常危險,,如果繼續(xù)妊娠,她的心臟負荷會進一步加重,,她和胎兒都會非常危險,,建議她馬上停止妊娠。
但葉女士還是沒有放棄,。直到今年7月份(已懷孕31周),,她感到心臟實在受不了,胸悶,、氣促,、嘴唇發(fā)紫,隨即就去了當?shù)蒯t(yī)院就診,。7月26日,,葉女士被轉到溫醫(yī)大二院治療。
心臟血液逆流
手術中用上了沙袋
經檢查,,醫(yī)生發(fā)現(xiàn),,葉女士患有艾森曼格綜合征,該病癥就是因先天性心臟病長期沒有治療,,出現(xiàn)了心臟血液循環(huán)從原來的左向右分流,,到現(xiàn)在的右向左分流,并出現(xiàn)心肺負荷過重,、肺動脈高壓等癥狀,。
因為病情復雜,7月27日,,該院產科,、麻醉科、新生兒科,、心內科等多科室醫(yī)生對葉女士展開會診,,決定對其進行剖宮產手術。7月28日實施手術,。
溫醫(yī)大二院產科主任,、主任醫(yī)師許張曄說,,懷孕32周至34周是孕婦心臟負荷最重的時期,該產婦已經是31周+2天,,如果再拖延,,只會加重心臟負荷,情況會更加危險,。
慶幸這次手術很成功,,不過很兇險。許張曄說,,因為患艾森曼格綜合征的孕婦剖腹產的死亡率高達50%~70%,,剖宮產手術中,患者隨時會因缺氧,、心衰等致死,,搶救成功幾率非常低?!安粌H剖宮產時,,病人隨時會有生命危險,就是術后3天,,也是非常危險的,。”
許張曄介紹,,手術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產婦血壓平穩(wěn)和血氧飽和度不降低,,不要加重心臟負荷,為此,,醫(yī)生全程都是慢慢放羊水,,不僅如此,,麻醉科醫(yī)生還在產婦兩條大腿綁上止血帶,,在上腹部放沙袋。據(jù)該院麻醉科主任胡明品說,,因為產婦生完孩子,,下肢的血液會馬上回流到心臟,立即會加重心臟負荷,,用上止血帶和沙袋,,都是為了讓血液慢慢流回心臟,避免加重心臟負荷,。手術持續(xù)了約40分鐘,。
每年接診上百例
先天性心臟病孕婦
許張曄稱,溫醫(yī)大二院一年約接診1.2萬名產婦,,其中1%(約上百例)產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,但這種艾森曼格綜合征孕婦并不常見,葉女士是近五年來第一例。不管是不是孕婦,,先天性心臟疾病都要及時治療,,否則病情會加重,耽誤治療,,甚至會有生命危險,。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女性在懷孕前,,一定要去醫(yī)院作好咨詢,,讓醫(yī)生做好評估,看能否懷孕,。萬一懷孕,,一定按時孕檢,選擇綜合實力強的醫(yī)院進行生產,。
摘自:溫州晚報 2017/08/04
鏈接:http://news.66wz.com/system/2017/08/04/105014952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