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容易患感冒。而市面上的感冒藥種類繁多,,又多為非處方藥,,很多患者都選擇自我藥療。而一些人為緩解感冒癥狀,,常喜歡同時服用兩種甚至更多的感冒藥,,認為這樣“更快”、“更好”,。殊不知這樣做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,。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,其成分往往相同或相近,,藥理作用大同小異,。因為多種藥物成分重疊,容易引發(fā)嚴重的不良反應,,如肝功能損害,,甚至肝衰竭等。
常用的感冒藥有感康,、泰諾,、康必得、白加黑,、康泰克、百服寧,、必理通,、感冒通等。
一般含有兩大類成分
含解熱鎮(zhèn)痛藥成分
對乙酰氨基酚是多種感冒退熱藥的主要成分,作為一種常用的解熱鎮(zhèn)痛藥,,如果按照劑量正確的服用,,一般是安全有效的。但如果同時吃了多種感冒藥,,或者兩次服藥的間隔時間過短,,對乙酰氨基酚的劑量疊加導致攝入過量,可引起嚴重的肝毒性反應,。
美國食品和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警告稱: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將導致嚴重肝臟損害的風險,,可能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。事實上,,美國已經(jīng)對藥物制劑中含有的對乙酰氨基酚的含量進行了限制,,不得超過325毫克/片,但單劑量超過325毫克的藥品仍然存在,。
含鎮(zhèn)咳藥成分
感冒藥中常添加具有鎮(zhèn)咳作用的右美沙芬,,屬于中樞性鎮(zhèn)咳藥。這類藥物通過作用于大腦的神經(jīng)咳嗽中樞,,抑制咳嗽反射而起鎮(zhèn)咳作用,。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,超量服用右美沙芬可能致死,。
另外,,感冒藥中常見有中西藥配伍聯(lián)合使用,也可增加肝臟負擔,,尤其是對肝功能減退患者,,藥物的毒性反應可能會加重。
因此,,感冒應對癥用藥,,吃藥應在“準”而不在“多”。選購感冒藥時應了解藥物所含成分,,避免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,。如果感冒癥狀在3~5天內(nèi)尚無緩解,應咨詢醫(yī)生和藥師,。同時,,應注意服藥后是否有惡心、嘔吐等不適癥狀或皮膚,、鞏膜黃染,、尿黃等反應,必要時及時就醫(yī),,以盡早發(fā)現(xiàn)和治療藥物可能引起的肝毒性反應,。